謀劃“未來水科技”建設 杭州高新區(濱江)走在浙江前列
發布時間:2022-08-10 15:02:3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富威玲 | 責任編輯:喬一水清岸綠,水鳥蹁躚。如今,行走在杭州高新區(濱江),隨處可見科技治水的“濱江經驗”。從治水“老大難”到捧回“大禹鼎”,濱江通過科技創新的手段,成功邁進從“人治”向“智治”的治水2.0版本。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未來城市水系統與水環境是國內外水科技工程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據濱江區治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濱江治水各方面的布局,很“未來”。
“相比以前,濱江在治水思路上有了很大變化,未來將由單純污染治理向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轉變,從源頭上、制度上保障環境的長治久清。”
直面未來城市水系統“海綿城市”建設先行
隨著5400米北塘河游步道全線貫通,這個濱江“最美跑道”的“俏姐妹”火速出圈——不僅顏值抗打,更重要的是這里“藏”了治水秘訣。
前幾日,即便大雨滂沱,北塘河公園的路面和草地上也沒有積水,這都歸功于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如何實現海綿城市的功能?答案在于應用生態系統。
北塘河公園內打造了生態植草溝、生態緩沖帶、生態濕地泡、生態駁岸等專業設施。生態植草溝、雨水花園對排入北塘河的雨水、地下水起到適當凈化的作用。自然多樣的生態駁岸可以穩固堤岸,營造豐富的親水游憩體驗空間。而自我調節的生態濕地泡可豐富生境,凈化水質,促進物質和能量循環。生態緩沖帶則可控制水土流失,凈化水質,調節城市氣候,創造棲息地廊道。
如今,北塘河以北片區水質穩定,沿岸公園綠草如茵,河道水草豐美,高新企業、商業綜合、體育公園依河而建,片區內產業業態、城市形態、環境生態“三態融合”,既是歷史文化的集聚區,又是亞運濱江的核心區。
“治水”到“智水”智慧管網助力“碧水迎亞運”
“碧水迎亞運”,治水再升級。2020年,長河街道在全市率先成功試點了首個智慧管網動態管理系統,而隨著長河街道智慧管網(江南大道以北區塊)一期完成,濱江的科技治水再度升級。
從智慧管網管控系統駕駛艙屏幕上可以看到,污水管網、雨水管網、前端感知設備等數據不間斷刷新展示,實現“一屏通覽”。
該屏幕上可查看各類管網的基礎信息、運行狀態、算法結果,匯攏了物聯監測、模型分析、人工發現、群眾舉報等多途徑的問題來源渠道,通過系統預警、核實、處置、反饋事件,為決策提供輔助支撐作用,實現長河街道管網問題的閉環處理。
“如果區域排水單元管網出現排水異常情況,系統會發出預警,形成問題事件欄,由街道按事件類型將任務下發給社區或相關職能部門,最后運維單位或物業構成事件處置的末端鏈條,問題整改后,形成管理閉環。”工作人員介紹。
智慧管網的升級迭代,實現了未來城市“智慧水務”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完整閉環,成功打造出一套智慧水務樣板。
數據來跑腿 數智治水系統迭代升級
“加快數智治水系統建設,不僅是省、市的明確要求,也是解決水環境長效治理難點和痛點的有效手段。”
濱江五水共治相關負責人稱,為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區里想過不少辦法,增設泵站提高排水能力、對路兩側雨水管網進行維護、整改管網增大過水能力……但遇到強降雨天氣,還是會發生積水情況。
“現在有了數智治水系統,可以根據氣象數據進行模型分析,計算出易積水的點位和路段,方便我們提前安排人員、車輛、設備進行疏通排水,讓汛期積水的現象得到極大改善。”
據介紹,數智治水系統包含智慧河道管控、內澇洪水風險圖、閘站智能管控、智慧水務和二次供水五大系統。在抽取相關數據并篩選后,匯集成治水大數據,并融合水動力模型、水工建筑模型和模型耦合技術等,為治水工作提供了預測預警、統計分析與決策支持。
目前,系統已實現對全區41條河道、1個湖泊和若干個小微水體等水域的實時監管預警,覆蓋大多數雨水管網、排灌站,以及全部河道流量監測、管網液位監測等監測點位。
“下一步,我們將針對一期實踐中遇到的感知網覆蓋面不夠,數據資源匯集不完全,河道、管網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手段等問題升級完善,打造‘治水云平臺’的2.0版本。”
未來已來,在濱江,未來都市水環境的模樣已漸露端倪,未來治水的場景已依稀可見。(富威玲)